发放
实物物资的主要类型

由于所需治疗和护理不同,通常涉及两大类发放物资。

  • 食品——供人类食用的易腐产品——最常见的食品。
  • 非食品物资 (NFI) ——受影响人群维持自身健康和福祉所需的物资。 

食品

食品是紧急情况下最常发放的物资之一。 食品不仅是普遍需要的,其消耗也是恒定和周期性的。 参与食品发放的机构应根据待发放食物的种类和数量制定发放计划。

分装

食品常以散装形式运输,或是最重 50 千克的大袋谷物,或是装在塑料或金属桶中的食用油,或是装在小容器中的营养食品。 根据项目的要求,也可以发放新鲜食品,例如整株蔬菜。

由于部分食品运输包装的体积过大,通常需要拆开包装,在人工分拣成小份后再行发放。 大袋谷物可按比例称重,然后分装在符合项目目标的小袋中,油桶则可以直接发放,也可在分装成小份后再行发放。 分装的理论依据:

  • 所有人都不会收到过大的体积或重量。
  • 定量口粮将在受益人口中平均发放。
  • 受益人住所/居住地中的有限储存条件可能不允许储存大量易腐物资。

分装食品时需要:

  • 预先规划新包装的大小,以满足项目要求。
  • 采购并确定用于分装的适当容器和材料。
  • 关于在交付给受益人之前如何分装物资的策略。

应将分装后的物资放入新的容器。这些容器必须卫生、不会在运输中损坏、没有孔洞和/或可防止溢出,并且由食品级材料制成。 分装后的物资可能无需粘贴专门的标签,但带有明显标记的容器可让发放工作更加轻松。 标签应清晰易读,并至少用受益人口的语言书写。

因为大多数食品运输包装的尺寸比较大,所以通常将较大的容器/袋装谷物或食用油直接送到发放地点,然后在发放前直接分装,这样操作比较容易。 为保持发放速度,负责分装食品的人员应:

  • 确切了解包装要求。
  • 拥有完成分装所需的所有必要工具(秤、食品级卫生手套、包装材料)。
  • 人数足够,以避免拖延分装食品交付时间。

根据背景情况,一些机构可能希望将分装好的定量口粮运至发放地点,这适用于规模较小或事先充分计划的发放。 机构还可能希望将分装要求直接写入供应商的合同,以便将正确包装的物资直接送至发放地点。

有相依需求的食品

食品通常需要根据需求进行发放,即将不同类型的食品成套包装,以满足受益人群的全面营养需求。 如果要以成套方式发放食品,那么一件食品正常供应或分装的延误可能会造成整个流程的延误。 发放规划人员应相应地规划有相依需求的所有食品,确保在方案要求的发放时间和地点,可获得方案要求数量的所有物资。

如果一件或多件食品未准备好或不是随时可用,则应推迟整个发放,或去掉存在延迟的食品,待日后发放。 应尽可能避免延误或删减。 设置二次发放会让物流需求增加一倍,而推迟发放会直接影响人口的健康和/或造成严重的安保事件。 如果任何时候出现物资丢失或延迟,必须通过所有可用渠道尽早、频繁与社区沟通,以免在发放当天让民众感到困惑或愤怒。

关于定额量的所有决定都应由各机构的领域专家提供支持信息。 物流团队无法决定受益社区能够获得多少份定额。 以下是各机构 推荐的针对定额量的通用指南:

 

物资(克)/人/天儿基会无国界医生粮食署难民署乐施会红十字委员会
谷物350–400400400 (450)400 (450)350–400433
豆类5060206050–100133
食用油20–4025252520–4050
混合食物 10030   
鱼/肉      
 152015  
 555  
千卡1,600–1,9702,2601,930 (2,100)1,930 (2,100)1,510–2,3602,450

非食品物资

非食品物资 (NFI) 占紧急救济物资的很大一部分,其中包括保护受益人免受气候影响并维护其健康、隐私和尊严的所有必需品。 所有领域都可涉及非食品物资;非食品物资可为食品、庇护所、饮水和卫生、健康甚至教育领域提供支持。

非食品物资是无法详尽无遗地列出的,其性质取决于背景、季节、需求类型、受影响人口的文化和其他因素。 非食品物资的典型清单包括:

庇护所

 

  • 现成品庇护所(帐篷)
  • 建造庇护所的材料(例如塑料布、绳索)
  • 修复现有庇护所的材料(例如锯、钉、锤)
  • 清洁套件(用于清洁/清理现有庇护所的材料)
床品
  • 蚊帐
  • 床单和毯子
  • 垫子或床垫
厨房用具
  • 烹饪炉
  • 用来运输/储存水的简易桶
  • 餐盘和餐具
  • 玻璃杯和杯子
  • 塑料盆
卫生材料
  • 肥皂和洗发水
  • 牙刷和牙膏
  • 手巾
  • 洗衣皂
  • 剃须刀和剃须膏
  • 梳子、发刷
  • 卫生巾和婴儿尿布
  • 卫生纸
  • 肛门清洗器(不使用卫生纸的国家)
  • 儿童坐便器 
衣物
  • 手套
  • 冬帽
  • 围巾
  • 大衣
取暖和照明设备
  • 取暖炉
  • 燃料
  • 油灯

改编自无国界医生的非食品物资发放袖珍指南

非食品物资的总体发放流程因需求、背景和非食品物资的类型而存在很大差异。 与食品发放类似:

  • 可将有相依需求的非食品物资成对成套发放,且应尽可能确保将一套非食品物资同时发放。
  • 非食品物资的尺寸和数量应合理,以便受益人安全地搬运和携带。
  • 非食品物资应是符合文化习惯的,绝不能增加接收人的保护风险。

塑料防水布等部分非食品物资,可能采用过大的包装。 在将非食品物资分装或分解为较小单位时,发放机构必须做出相应的规划。 由于分装非食品物资的过程相对要求密集劳动,以及非食品物资的耐用性,大多数机构希望非食品物资在分装后再运输到发放地点。 非食品物资通常沿项目安排发放,这意味着已事先知晓其具体尺寸。 机构可能会在接收后立即进行大规模分装,以较小的包装储存,以便于未来规划。

套件

机构可将多件不同的非食品物资合并到一个或一套包装中,以便通过“成套”的流程沿预定管线轻松快速地发放多种物资,从而满足受益人的各种需求。 为了方便预测和最终移交(以及供应链流程中的其他部分),需要批量发放的货物通常采用套件形式,例如:

  • 100 个家庭的庇护所套件 (为 100 个家庭建造 100 个庇护所的材料)
  • 烹饪套件(供 1 个家庭使用的厨房用具)
  • 卫生套件(供 1 个家庭使用 1 个月的卫生用品)

根据时间框架、紧急情况的类型或陆上物流能力,可采用两种不同的策略来组装套件:

组装形式……说明优点缺点

标准套件

 

标准套件经过精心设计和预先准备,通常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制定。 有时,在应急用预先放置的大型库存中会有一定数量的此类套件,有时,大型国际非食品物资供应商会出售预制套件。

 - 快速反应:

  • 随时可用,无需组装
  • 预先放置(本地、区域或国际)

 - 质量保证:物资已经过严格的程序,包括市场调查,招标。

 - 并不总是适合当地习俗。 民众可能会发现自己不知道如何使用,因而没有实现发放这些物资的目的

 - 有些物资可能不符合文化习惯。

 - 有些物资不是必需品,因此会被民众在当地市场上出售。

当地组装的套件

 

本地生产 - 机构必须确定适当的本地供应商,根据需要组装和打包套件。 这样做的主要优点是考虑到当前的要求和文化习惯,从而更好地满足人群的需求。

 - 在所含产品、包装和标签方面 可进行充分的定制。

 - 更经济:运输成本有限或为零。

 - 适应当地习俗。

 - 受益人更有可能习惯于核心产品。

 - 耗时: 需要为套件中的各种产品寻找供应商(市场调查、招标)。

 - 不保证质量。

 - 不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供应。

 - 通常无法在本地找到所有产品。

改编自无国界医生的非食品物资发放袖珍指南

有时,可能必须在套件之外另行发放物资。 这样做的目的有:

  • 在套件可用之前满足紧急需求(例如,在寒冷的国家发放毯子)。
  • 满足特定需求(例如,疟疾疫情期间的蚊帐,霍乱疫情期间的肥皂)。
  • 满足弱势群体(残疾人、老年人)的需求。
  • 完成标准套件的发放。

成套和非食品物资通常与援助机构 采用的中央应急预先放置策略相关联,并且套件和小型非食品物资都可以与采购计划一起制定。 理想情况下,供应商能够在物资到达组织的仓库或发放地点之前完成预成套组装流程,但实际是可在抵达之前完成全部或部分流程,从而简化了整个供应链流程。

如果供应商不愿或无法满足成套组装要求,则需要在组织或其合作伙伴的设施内完成成套组装。 组织的自行成套组装可能非常耗时,且需要注意细节。 套件应在发放前尽早完成, 但不可过于提前,以免套件中的物资过期。 组织还应考虑自己的储存能力——能否安全地储存满足发放需求的套件? 在何时会存放过多套件?

所有成套或分装物资都必须用耐用外包装运输和打包,这些包装不仅能够承受从仓库内或到发放地点的运输,也可在接收人运回家中后保持完整,甚至可在受益人居所中连续存放数周或更长时间。 外包装应能承受撕裂和损坏,甚至可抵抗水的损害。 解决方案中可能包括的套件打包方式:

  • 耐用纸板箱 。
  • 塑料或编织麻袋。
  • 放在发放的其他耐用物资内 。 示例:可将物资打包到标准“乐施会”式样的桶中,这些桶不仅可用作耐用的“装运箱”,也是套件本身的一部分。
Jump to top